去年可以說是U.S.News的“翻車”之年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各大頂尖名校紛紛宣布要“退群”不玩了,捎帶說一聲該榜單的評估方式和榜單本身的價值出現了問題。
這一下子使這個已有30年歷史的世界權威榜單立刻陷入了輿論危機。
面對眾多名校的“討伐”,讓“權威”的U.S.News處境尷尬。撲面而來的信任危機,U.S.News采取的一直都是冷處理——簡單回應,然后接著排名。
而最近,U.S.News真的“忍不了了!”直接抨擊美國精英大學“刻意隱瞞數據,害怕被監督”,何以至此呢?接著往下看...
教育部長點名批評U.S.News
沖突再升級是在3月1日,美國教育部長卡多納直接指出,US News對選擇性和排他性的關注促使一些學生被引導至較低層級的學校,甚至直言“現在是時候停止在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》(U.S.News)的虛假圣壇上進行崇拜了”。
高等院校應該通過關注更為緊迫的事項,而非榜單來應對U.S.News。“如果U.S.News讓你失去榜單排名,那就視其為一項榮譽勛章”。
呃...這段話真是狠狠打臉U.S.News了!
確實,排名問題一直深深困擾著各個大學,學校一方面對于排名深惡痛絕,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盡力維持自己在榜單上的位置,因為排名的變化會切實地影響到每年的招生人數。每當學校的排名下降時,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收到的申請數量的下滑,申請數量又影響學校的生源質量,長此以往地陷入惡性循環,所以,即使學校再瞧不上各大榜單,也不得不向他們提供數據,以維持排名。
美國教育部長的此次會議談話也是希望各大學可以盡快擺脫這種“不健康”的關系。
U.S.News的反擊
面對如此大規模聲討,U.S.News徹底坐不住了。開始下場為大學排名進行了辯護,并抨擊美國精英大學“不想被獨立的第三方評估和監督”……
2月28日,針對各大學退出榜單事件進行回應,U.S.News首席執行官戈特勒(Eric Gertler)投書華爾街日報,尖銳指責各校退出U.S.News排名,只是想規避最高法院可能做出的廢除“平權措施”(Affirmative Action)裁決,不想為招生結果和學生成績負責。
面對教育部長的痛批,3月1日U.S.News立刻發出一封致教育部長的公開信。
面對質疑Gertler這樣回應:
“U.S.News排名并無法捕捉到大學的每一個細微差別,并且使用Common Data Set的數據去評估機構可能具有挑戰性。但是,U.S. News排名導致校園多樣性下降或大學錄取不透明絕對是無稽之談。通過拒絕參與排名,精英大學選擇退出關于‘什么是對學生最好教育’的重要討論,同時暗示優秀和多樣性無法共存。”
并且U.S.News在一封公開信中寫道,“大學應該對其錄取和招生數據更加透明。這樣消費者(學生和家長)才能更好地比較院校。”
在前幾年,U.S.News無疑是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大學排名系統,但經歷一系列精英退出排名事件之后,U.S.News已難再改大眾心中的看法。
圍繞排名產生的惡性影響,直接受害者只會是完全聽信排名的學生和家長,所以大家在選校定位時,一定要參考其他因素。